提升工作效率和時間管理小幫手
你試過出現以下情況嗎?
「明明知道工作很緊迫,偏偏拖延到死線前才動工」
「每當準備開始工作時,總有借口或發現有其他事情要先去處理」
「難以集中注意力,工作中途一再分心,直到快要死線前才趕忙完成」
如果你符合以上情景,那你可能出現拖延症。下次出現拖延情況時,可試試將工作分為階段性小任務,例如書寫文章可按段落大意分段,每段在限時內完成,每當任務完成後可以給予小獎勵,以增加工作積極性,亦避免因目標太大而沒有動力。
你知道「拖延症」的成因嗎?
美國心理學家皮爾斯.史迪爾,整合數百份跟拖延相關的研究後提出一個結論:「我們比較會去追求那些令人愉悅且較易達到的目標,拖延那些令人討厭且回報時間遙不可及的事情。」
皮爾斯提出拖延的四大因子:
1. 期望:不相信自己做得到
2. 價值:預期任務的過程跟結果不討好
3. 延遲:得到回報的時間遙不可及
4. 衝動:自制力差、易衝動行事
在現今急速的社會中,人類習慣了獲得即時滿足,要增加生產力、提升學習成績或工作表現,需要重新審視自己拖延工作的真正原因,控制拖延的四大因子。
文章轉載自:
https://melodyliao.cc/2186/2186
「積極拖延」與「消極拖延」
對於拖延症,我們的認知都是負面的,惱怒、恐懼、自我厭惡等情緒給拖延者帶來壓力,甚至影響工作表現,但原來拖延症也有分「積極拖延」與「消極拖延」。
1. 行動:積極拖延者在前期會先做好任務的資料搜集與思考,消極拖延者則完全不行動。
2. 心態:積極拖延者將趕死線視為一種挑戰且躍躍欲試,消極拖延者則感到巨大的焦慮與恐慌。
3. 成果:積極拖延者的任務成果會維持在不錯的水準,消極拖延者則差強人意,甚至需要延期或重新修改。
「積極拖延」會帶來良好效率及更好的成果,但「消極拖延」卻令工作成果差強人意,所以拖延不一定是壞事,在行動及心態上調整自己做法,積極完成任務吧!
文章轉載自:
https://blog.accupass.com/2019_positive_procrastination.html
壓力與拖延症
拖延症的出現其實與壓力息息相關,例如我們要完成一份佔分極重的功課或是一次不容有失的演講,往往容易產生「害怕失敗」的情緒和壓力,使人拖延工作以逃避要面對的壓力。
若果想紓解壓力以應對拖延情況的出現,可以參考我們以往的有關減壓的文章和插圖,通過腹式呼吸法或肌肉鬆弛法來減輕壓力:
https://lifetube.hk/zh-hant/article/photo/%E8%AA%8D%E8%AD%98%E5%A3%93%E5%8A%9B
參考書目:
《自控力: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心理學課程》作者:凱利·麥克高尼戈爾
《拖延症知多少》
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及工作表現?《拖延症知多少》系列帶你破解拖延症的迷思,助你更高效完成工作。
---------------------------------------------------------------------------------------------
作者:Lifetube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2389 2222
自殺危機諮詢專線:2319 1177
「Chat窿」網上聊天服務:https://chatpoint.org.hk/
Lifetube 網上生命教育平台:https://lifetube.h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