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年 义务工作融入生活
相信不少香港人都曾参与义务工作,如卖旗、探访老人或协助慈善机构举办活动等等。而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热线中心亦十分倚重义工的参与,为市民及有需要人士提供24小时的情绪支援服务。不少热线义工年资达10年以上,而今期《生命交流》跟大家分享的热线义工超哥,已经在热线中心服务了40个年头。
接听求助电话成为生活的一部份
超哥在1976年加入「撒记」,成为热线中心的义工。「当时中学毕业后出来工作,希望好好利用工馀时间,偶然机会下看到报章刊登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招募热线中心义工的广告,所以就递交申请表试试看。」在加入「撒记」之初,超哥没有想过会在这裡渡过40个寒暑。
「以前热线义工固定在每个星期的其中一天的一个时段回热线中心当值。我们接到求助个案后会跟他们倾谈,就如我们机构的英文名字,『The Samaritan Befrienders of Hong Kong』,跟求助者建立朋友的关係,与他们同行。如果他们有需要,可以在下一个星期相同时间,继续与义工倾谈。有些个案跟进半年、一年,有一些个案情绪好转不再致电求助,亦有一些求助者致电感谢义工的协助。义工定期的问候和关心,陪伴求助者一步一步走出情绪低谷。
随着求助数字上升,虽然跟进求助个案的方式有所改变,但热线义工充当聆听者的角式却一如既往。对超哥而言,现在回热线中心接听求助电话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份「只要好好安排时间,每星期返回热线中心当值不是难事。」
以不变应万变
40年过去,香港的环境变化很大,科技更是一日千里,这40年来,致电热线中心的求助者有没有什麽变化呢? 「40年来,求助者面对的问题都跟生活有关,如学业、恋爱、家庭、工作等等。有时候在倾谈的过程中,求助者在梳理自己的情绪后会找到方向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我也曾接听过一些宣洩情绪的电话,这类求助者会不断哭或不断责駡,这个时候最好先让他好好发洩,将内心积压的情绪宣洩出来,待情绪平復下来再跟他们倾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求助者需要的始终是一个能让他们说出心底话的聆听者。
担任热线义工的得着
跟热线义工访谈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说:「担任热线义工反而令自己有所得着。」超哥亦不例外。「在热线中心听到不同人的经历,在跟他们倾谈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有所体会,加强了自己与人沟通的技巧,说话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流畅。」超哥更在热线中心认识了太太和一班并肩作战的好朋友,热线中心已经成为了他的生活裡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热线中心1年365日为情绪受困者提供24小时的情绪支援服务,全赖一班无私的义工协助,使我们的服务自1960年至今从不间断。除了超哥外,热线中心尚有两位服务超过40年的义工朋友。感谢你们及一众义工的付出及努力,为使我们的服务更完善,希望日后有更多有心人加入「撒记」这个大家庭,与我们一起为防止自杀工作出一分力。
本篇文章为<<生命交流>>第77期专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