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的話 新媽媽的煩惱
家庭工作看似瑣碎,其實多至難以數算,當媽媽的,從早忙到晚,由準備一日三餐、管教孩子、照顧家人、整理家居、到打點大小雜務……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奔波勞碌,似永無休止,箇中的鬱悶困倦,亦只有自己知。尤其當初為人母,身份不同,責任遽然加重,婚前慣於玩樂至深宵達旦,但婚後卻要終日獨困在家照顧年幼子女,生活模式驟然改變,實非人人也能適應。
聽媽媽的話 新媽媽的煩惱
Kit最初因懷有女兒而結婚,未幾再添麟兒,幼子出生,照顧家庭的壓力頓時倍增。整天在家不斷收拾散落四周的玩具、處理沒完沒了的繁瑣家務和照顧一對不斷哭叫吵架的子女,實在困擾非常。每天獨自流淚的她,倍感寂寞無助,但又無處可逃,彷彿只有死才能脫離目前的困擾。就在這一念之間,家人的支持與輔導員的鼓勵及時出現,改變了Kit對問題的看法---雖然孩子們偶爾頑皮淘氣,但亦想起他們也有可教可愛的時候;作為新手媽媽,原來要學會讓自己「放假」休息,在家庭與自身之間取得平衡,之後便不難發現天倫之樂其實近在咫尺。
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Kit方才二十出頭,那時女兒還小,壓力未見。但當幼子出生之後,姐弟倆會爬會走,整天哭鬧,常吵作一團,她的壓力頓時加倍。「那時候,孩子們很頑皮,哄也不停,罵也不停,即使是張開喉嚨大聲呼喊,也沒有人理會。懷胎十月,幾經辛苦,才生下孩子,誰知道又要負責家中所有大小事務,我總覺得自己好像『高級阿四』一樣,什麼都要處理,有很委屈的感覺。」Kit回憶說。每當丈夫工作回家,Kit都期望他能一起分擔家務,但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之下,那時新爸爸並未意識到妻子的期望與需要,令Kit失望透了。
結婚前後 生活驟變
家務看似簡單不過,但對Kit來說,痛苦之處正是:瑣碎不堪、重複不斷。「每次把玩具收拾好,孩子又會再倒出來,玩過後我又要再收拾。當我做完家務之後,睡前又要再收拾玩具。那時我問自己,為什麼老是要收拾東西?」沒完沒了的家務令Kit感到困苦不已。回想起婚前生活,更覺得母親絕不易當:「從前回到家中,根本毋須處理這麼多問題,那時候有什麼事情也好,母親都會代為處理。但有孩子之後,很多興趣都不得不放棄了:不可上街至深夜、不可與朋友行街看電影、不可隨時隨地上網打機,好像所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都要擱在一邊,只可以湊小朋友,實在辛苦。」身份上的轉變,令新媽媽要重新適應婚後生活,每當想起結婚前的自由,總覺得日子難熬。
親人自殺 打擊至深
除此以外,親人曾經自殺的經歷,亦對Kit帶來極大衝擊。在幼子出世後數天,Kit的家翁證實患上肺結核。由於此病有傳染性,需要住院隔離,想不到就在入院當晚,他就在醫院的洗手間內上吊自盡,突如其來的噩耗,令家人都難以接受;Kit更是一直對於自己未能阻止此事的發生而耿耿於懷,自責不已:「老爺自患上肺結核後,一直以為那是絕症,入院後只有『等死』,所以就此輕生,我覺得那是我的錯。由於我的爸爸也曾患上此病,當時若能及時向他分享爸爸的經歷,或許就能阻止不幸事件發生。」Kit內疚地說。
由於此事發生時,正值她「坐月」期間,當時有人認為孩子出生屬於「紅事」,這並不能與「白事」相撞,否則會對剛出生的兒子不利,所以整件喪事,不論是Kit,以及她的丈夫,也未能參與其中,這造成她的另一種遺憾。Kit說:「連他的最後一面我們都見不到……老爺就像我爸爸一樣,對我很好。一直以來,他是個開朗的人,我們從沒想過他會自殺。」這件事發生後,她並沒有告訴身邊人這種自責的感覺,直至孩子們出生後,覺得他們頑皮難教,壓力積累,躲在一角獨自飲泣的時候,這件自殺事件又再湧上心頭:「既然他(家翁)都如此,不如我都這樣做(自殺)吧……後來我想過很多自殺方法,最後覺得上吊是最好的。」由此可見,家人自殺對遺屬的影響實在不容少覤。
危機臨近 應變支援
照顧孩子的壓力,令Kit不勝負荷。更曾經一度想到殺死孩子之後,再行自殺!Kit直言那時並沒有想過要找誰幫助,只告訴了妹妹她的想法,幸而妹妹見她語氣有異,就找人求助。後來,家人與中心的社工聯絡,經評估後,了解到Kit已經訂下了一個具體的自殺計劃並已為此作好相應的準備,同時從多位家人的觀察中知道Kit當時的精神和情緒狀態相當不穩,自殘的行為變得頻密之餘,更曾數度在家企圖跳樓,因此判斷她具有高度的自殺危機!所以社工建議緊急將Kit送院,以策安全。但奈何當時Kit極為抗拒,而且部分家人亦對入院心存疑慮,故此社工因應形勢制訂出一個折衷方案:Kit的母親和妹妹在當天半夜十二時,乘的士前往她家中留宿,並作出二十四小時看顧。「直至家人趕到那一刻,丈夫才感到事態嚴重,那晚開始,我在家中走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連上洗手間都要打開門。」Kit微笑覆述着當晚的情境。
再者,家翁自殺的記憶經常浮現在Kit的腦海,在她壓力最大的日子,每次在洗手間中,都會呆望着牆上的鐵棒,迷糊間曾經不自覺地把手巾掛上去,意圖吊頸。當社工發現Kit有這種想法,與其家人商討之後,隨即把那根鐵棒拆掉,在環境層面上降低了危險性。由這件事上,社工的介入亦讓Kit的丈夫了解父親自殺一事對她的影響。Kit解釋說:「先生其後多次主動與我傾老爺自殺的事,說如果這件事要發生,其實任何人都未必可以制止。就算有人嘗試,因為他住在隔離病房,不能與外界聯繫,也未必能阻止得來。」獲得身邊人的理解與聆聽,逐步疏導積累多年的鬱結,讓Kit步出陰霾,再見陽光。
今天回望當日所發生的事情,這一切都可感受到家人對她的關心和重視,正是這一次經驗,讓Kit體會到原來她並不是孤軍作戰,在困難的時候,家人是會與她挽手同行的。
自從家人開始輪流看護着Kit,幫忙照顧孩子之後,Kit的壓力頓時得到明顯紓緩,同時個人情緒亦改善了不少。社工隨即把握時機,進行更深入的輔導工作,協助Kit和家人了解婚後角色轉變的壓力和互相關懷支持的重要性。自此之後,Kit的家庭出現了很大的轉變:丈夫多了關心太太的需要,幫忙處理家務,而社工亦經常透過電話,跟進Kit的情況。當Kit的情緒回復穩定之後,社工開始鞏固她作為母親角色的信心和能力,並轉介Kit參加社會福利署在社區舉辦的「為家長打打氣」管教孩子課程。還記得社工曾經說過:『自殺之後,就什麼也做不了,以後也不能再見到小朋友及家人……』我停下來、想了一想,我其實想看到小朋友長大,還有很多事想與家人一起做,想去玩、想去旅行……」回想最初,Kit對社工相當抗拒,但經過多番鼓勵之後,Kit終於接受輔導,其後確切感覺到困擾得以紓緩,自殺危機遂最終解除。
親情牽絆 回心轉意
回想起當日的自殺想法時,Kit認為最難受的是令家人傷心。「尤其是我先生,他會很內疚,會自責為什麼一直以來也不懂得去了解我。如果那一刻我真的自殺了,他再也沒有機會去挽救……孩子會沒有媽媽,他又會失去了伴侶,我媽媽也再沒有我這個女兒。雖然那刻我覺得問題好像是『解決』了,但現實卻是很多身邊人痛苦的開始。」Kit緩緩回想。
中心的介入,逐一疏導Kit的情緒,鼓勵她多考慮其他可行的方法。「社工很用心來聆聽我的說話,與我分析問題。事實上,有人傾訴,心中會舒服些。後來我接納了他的意見,因為我清楚知道如果自己真的自殺了會有什麼後果。最初我只單純地想,那是我自己的事,但後來經過輔導後才醒悟,原來我這樣做最令大家傷心難過。」Kit肯定地說。由此可見,家人的關懷與社工的輔導相互配合,使Kit考慮問題時的視野更為廣闊,令她變得更加成熟。
調整作息 樂享天倫
Kit直言現在的她已學會轉變心態。自從加了管教孩子的課程之後,她發現原來她的孩子已經不是同組家長之間最難教的,其他家庭的孩子比她的更難處理呢!當學會怎管教孩子之後,她發現管教孩子其實不太難,原來一粒糖已可以令他們乖乖地坐下來。回望這件事件,Kit總結說最多謝的是她的媽媽:「因為媽媽也有自己的家庭要打理,又要湊孫兒。但她也堅持每天送孫兒上學後,就來我家幫忙,陪我一起去接孩子放學。……她自己年紀都不少了,但都願意為我做這麼多的東西,我覺得在這個世界,除了媽媽之外,真的沒有人會這樣『蝕底』,做這麼多的事。」懷着感激的心令Kit學懂珍惜一切,繼續積極面對挑戰。
如今的Kit已學會平衡生活:偶然請媽媽看顧孩子,與丈夫一起「拍拖」去;有時候,也會由丈夫湊湊孩子,與朋友一起逛街看戲。適當時候「休息」一下,其實對孩子、對家庭、對Kit自身也有幫助,放眼一看,原來生活中有很多幫助、也有很多方法,關鍵是你會否主動尋找。
資料來源: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唔死?吾得!---從自殺邊緣走出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