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 擺脫驚惶的過去

6666
作者:LifeTube

在婚禮上,新人的誓詞常見這句動人的承諾:「今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富有還是貧窮、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青春還是年老,我們都患難與共、甘苦與共……」當人生遭遇不幸,部分人或會怪責自己連累家人,甚至萌生輕生的念頭,但在這刻,家人往往成為企圖自殺者的最後支柱。為愛而活,遇上逆境也不離不棄,患難相扶,令自責者重新找到人生方向,自強不息,繼續踏上人生路。

 

世事如棋 擺脫驚惶的過去

當人突然遭逢重大打擊,頓時陷入恐懼與失措之中,腦中所想、眼前所見,每每皆是重複着當日經歷過的痛苦煎熬,總是使人身心俱疲。在這段難以自處的時候,牽繫生命的,往往是家人的支持與關懷。但當家人也同樣處於徬徨無助之時,相信能令這個家庭在風雨下繼續成為家人安心之所的,便是社工的支持了。

 

不幸的遭遇發生在四年前。陳伯(化名)退休後,就只有妻子獨力從事家務助理的工作,以微薄的薪金,支撐一家四口的生計。那時候,陳伯眼見妻子終日辛苦勞累,自己也想出一分力,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適逢有位親友介紹他前往文錦渡當看更,遂跟那「表兄」一起前往應徵。那位所謂「表兄」,其實陳伯根本不太記得是誰了,但因他求職心切,知道有工作介紹,便不虞有詐,隨同前往。抵達邊境後,表兄建議前往酒樓午膳,然後就可以一起開工,陳伯也表贊同。豈料,甫抵達酒樓,陳伯突遭四名大漢禁錮毒打、搶去所有財物,再迫他說出提款咭密碼。唯陳伯寧死也不願將一家辛苦得來的積蓄落在匪徒手上,正當爭持不下之際,惡漢們竟然道出妻子的名字,兼且語帶恐嚇,陳伯為免進一步禍及家人,惟有無奈就範。賊黨得手後,把已奄奄一息的陳伯押到香港邊境後便逃去無蹤。陳伯驚惶之下,立即致電太太,查核戶口狀況。原來,賊人不只把陳伯銀行僅餘的5萬元積蓄全數取走,更以讓提款咭透支1萬元!陳太聞訊,既擔心陳伯的安危,亦擔憂往後的生活,頓時哭了出來。

 

遭逢打擊 轉介支援

事發之後,陳伯在太太、社工及議員辦事處職員的陪同下,分別在中港兩地報警求助,在香港,警方說那屬跨境的罪行,執法有困難,他們也愛莫能助;到深圳的案發酒樓翻查閉路電視的紀錄時,其後卻發現相關證據都被刻意刪除。更令人髮指的是,內地警方接到陳伯報案之後,竟回應陳伯謂:「你那數萬元算不了什麼!他們只不過打到你內傷而已,畢竟沒有打到你殘廢。反正你又不是什麼城中富豪,如果你是,我們就立即拉人!」如此冷漠和不負責任的回應令陳伯忿怒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陳伯返港之後,賊人無法無天,再致電陳伯,竟冒認司法官員訛稱賊人經已落網,欲着陳伯上深圳認人,再擬圖謀不軌。連串令人失望與沮喪事件的一再發生,令陳伯精神再受打擊,活在無奈與不安的煎熬之下:深怕那「表兄」會再度勾結賊匪,危害家人生命安全,卻慨嘆自己無力改變現狀,惶惶不可終日,只想一死以求解脫。

 

鑑於陳伯有多項的精神問題徵狀,接受過精神健康知識訓練的社工懷疑他患上「創傷後壓力症(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因此,社工除與銀行聯繫,為陳伯申請債務寬減之外,亦積極鼓勵他見外展精神科醫生,接受評估。經過多番努力游說後,陳伯最終接受專科醫生的診治,並願意服藥以控制病情。同時,有見於陳伯的經濟困難,為紓緩他在求診上的壓力,社工建議其精神科醫生批發傷殘津貼,令陳伯不用因擔心醫療費用而影響求診動機,還可緩和他生活開支的負荷。

 

事發之後,陳太擔憂陳伯的病情,在經濟及精神壓力下,曾一度受控的子宮頸癌病情再度惡化,這亦令陳伯擔憂不已。陳伯說:「我十分難過。只想死了便算。我不但害了自己,又害了太太。社工曾經問我,我打算怎樣自殺,我說想乘船到公海,跳進海裡便一了百了,但我死後,太太不知會怎樣……」這正正反映出陳伯強烈的自責感:希望從此人間消失,不再連累家人。

 

正是留意到陳伯對太太與家人的牽繫,於是社工便調校陳伯對自殺的觀感:由純粹的個人選擇,擴闊至會考慮整個家庭的層面。隨着輔導的深化,陳伯理解到他的生存不單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整個家。「我出事之後,太太整個人都瘦了。我寧願自己頂了她的命,寧願自己死,也不願她有事。社工告訴我要振作起來,看住個家!萬一我有事,太太怎麼辦?兩個孩子還小,她真的會撐不下去。記得她曾說過:『世上若沒有了你,我自己也活不下去。』」

 

就是陳太這一句令人動容的話,把陳伯從自殺邊緣拉回來。夫妻之間,不離不棄,患難相扶,讓陳伯繼續堅持向前,走出陰霾。

 

家人關懷 牽繫至親

即使走過崎嶇路,也沒有人能保證未來無風無浪,除了自身的健康問題、家庭的經濟問題,兒子的管教問題亦同樣令陳伯困擾不已。「大兒子讀中五時,曾經說過:『你沒錢讓我讀書,你生我出來幹什麼?』太太每月收入只有數千元,兒子報讀專業教育學院(IVE),單是學費就是六千元。後來有導師建議他修讀毅進課程,兒子竟說:『你要我讀毅進都可以,但原本每星期五十元的零用錢,每星期要多加十元!』」零用錢問題經常成為父母與長子爭拗的導火線,為了零用錢,長子就曾向父母粗言相向,或大吵大鬧、或不眠不休、亂扔東西……一切,只為得到更多的零用錢。因為錢,他甚至對母親拳打腳踢,為此,陳伯曾三度報警求助,長子才稍為收歛。面對如此情況,太太曾經終日以淚洗臉,甚至喝滴露企圖自殺。社工知悉後立即輔導陳太,讓她有渠道宣洩情緒之餘,重新肯定她在照顧家庭上盡心盡力;與此同時,社工再協助陳太調整對長子的期望,並促使她意識到兒子應該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減輕其心理壓力和自責感。

 

縱然長子出現情緒行為問題,幸好還有幼子明白父母苦心,懂得關懷父母。今天的陳伯,創傷後壓力的病情已受控制。面對不能解決的問題,陳伯已學會轉變心態來開解自己:「現在會先想起太太,家人這麼用心幫助我,若我自殺會辜負了他們。而且,社工花了這麼大決心來幫我,如果我還是走這條(自殺的)路,那是否對得起人家?首先會想到太太,第二會想到社工。」

 

回想起事發後走過的路,陳伯對社工總是感激不已:「社工使我的生活重回正軌,令我不致自尋短見。若不是他,我們一家人都熬不過去。那時他為我到銀行奔走、找醫生,常常陪着我,而中心的另一位社工則陪着我太太。我那時都亂了,根本什麼都想不到。」陳伯總結說,雖然生活中有時不免會遇到難過的時候,即使未能完全放下,想起從前艱苦的日子都捱過去了,就不會再想自殺。家人互相扶持,為愛而活,當風雨過後,總會再見天晴。

 

資料來源: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唔死?吾得!---從自殺邊緣走出來>>

Codeigniter Form Submit Using Post and Get Methods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