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延续助人自助精神

6382
作者:LifeTube

Vincent以义工身份加入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热线中心已经24年,每个星期五他都准时回到中心接听求助者的电话。大学教学工作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甚麽驱使他多年来风雨不改,奉献工馀时间,为一个个受情绪困扰的陌生人分忧,并指导新的热线义工?

 

「求助者就如戴了一幅矇煳的眼镜,义工是一块眼镜布,让他们抺走灰尘,从新看清眼前事物。最终他们怎样决定则属个人选择。希望所有求助者在短短的谈话中,可以重新认识和欣赏自己。」

 

 


由海上走到陆上的「树窿」

年轻时,Vincent曾经在船上工作一段时间,他的「树窿」生涯亦由此开始。「年轻一代对于行船生活之苦可谓不能想像。船员需要离乡别井工作起码一年,加上他们很多时都背负着不同的私人或法律问题,令他们产生很多情绪困扰,极需要和他人倾诉。」Vincent笑言,「可能因为我的性格和同理心,令我比一般人更有耐性聆听和开解别人,口碑好,自自然然船上不同的人都主动找我倾诉。」

 

船上的经历让Vincent发现自己的长处,结束行船工作后他碰巧看见热线中心招募义工,令他决意在这一方面发展,协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在陆上当一个「树窿」真的不容易,Vincent加入中心初期都遇过不少困难和内心的挣扎,却没有令他萌生放弃的念头。日子久了,热线义工生活更成为他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其后更委身成为导师,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及在其他义工导师身上学到的技巧跟新义工分享。

 

经验传承 —「易地而处」、「以人为本」

24年前,热线中心经已制定了由资深义工担任导师的制度。刚刚成为热线中心义工的Vincent当时亦曾接受过几名导师的指导。「其中一位导师—Joyce经常提点义工们在接听求助者电话时要谨记『易地而处』。这个四字词彷彿提醒义工要设身处地从求助者角度提供缓解,但其实是想义工唤醒求助者,希望他们作出任何决定前应先考虑一下他们身边亲友会怎样受他们的决定所影响。」Vincent在处理一名男士因丧偶而准备烧炭自杀的个案时,简单的一句「你觉得太太会想你这样过生活吗?」成功令这位男士愿意走出家门到街上走走,暂时远离自杀念头。让他亲身感受到这个要诀的力量,驱使他在过去十数年担任导师的日子裡不断提醒新一代义工要牢记这个技巧。

 

Vincent担任指导时亦强调「以人为本」。「热线义工主要工作是聆听,但很多义工常被直觉错误引导他们去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而忽略了关心他们的感受及舒缓他们的情绪。」Vincent坦言自己和很多义工都曾面对这个盲点,但只要慢慢适应和改变,「以人为本」是可以训练的。

 

 

 

助义工走出无力感困局

在接听电话的短短时间,义工可以做的实在不多,难免充满无力感。所以在义工接听电话后的「接报」程序便显得特别重要。Vincent和其他导师会跟义工检讨整个接听过程,更会去安慰一些受个案影响的义工,重新建立他们的信心。

 

「经验尚浅的义工有时对接听热线电话对防上自杀的效果有过高期望,误以为一通电话便可马上拯救求助者的性命,挫败感随之而起。」Vincent表示。「义工有时会忘记求助者要经历长时间的挣扎才可鼓起勇气去打这通电话,耐心聆听已经是帮助他们非常重要的一步。虽然结果未必明显,甚至你永远不能证实其效用,但只要求助者有一天记起与义工的对话,对他们都会有正面影响。」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

要成为热线中心的义工一点也不容易,除了要进行长达一年的职前及在职训练外,还要定时出席不同的训练工作坊。有些工作坊虽跟热线中心的服务没有直接关係,但却对义工的个人成长、工作或人际关係有莫大裨益。

 

接听热线电话过程中,Vincent认为不只求助者得到抒解,其实义工的得着和成长亦不少。义工每日听到各类不幸故事,让他们惊觉自己其实已经比很多人幸福,会学懂感恩。Vincent最后总结道,「哪怕有天你遇到相同的难关,你都会记起自己是如何开解他人,从而得知可以怎样帮助自己,走出同样困局。」

 

本篇文章为<<生命交流>>第80期专稿

更多<<生命交流>>会刊内容

Codeigniter Form Submit Using Post and Get Methodss

留言